2015/03/10

親愛的,我把恐龍變彩色了!

案情:誰殺了台灣之光?


2015年3月2日,相信那天一大早看報紙的人一定會驚呼頭版上一則難得的本土科學新聞:「恐龍 原來有彩色羽毛!」內文中提及,赴德波昂大學攻讀博士的成大學生與該校恐龍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恐龍不但是有羽毛的,且是彩色動物,相關的研究結果更登上美國「科學」期刊(Science)。看到這裡,連解剖員也忍不住讚嘆,沒有三兩三可不容易登上「科學」啊,想像著色彩斑斕的恐龍畫面,這不叫台灣之光什麼才叫台灣之光?!


只是好景不長,這一則報導在該名台灣研究生的抗議之下,只活了短短的一天,就從網路上下架,從此銷聲匿跡。幸好解剖員還保留了當天的紙本報紙,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誰謀殺了解剖員望眼欲穿的科學台灣之光?就讓解剖員開始來開刀看看。


解剖


科學疑點一:恐龍今天才變彩色嗎?


有關這篇報導的科學錯誤,這名科學當事人(應該是受害人)已經有許多的親身說明。這些說明其實剛好含括了許多媒體因為對於科學社群運作方式的不瞭解,所以容易犯下的錯誤,我們將它分類整理如下:

(1) 科學文章的類型傻傻分不清楚:國內媒體常常會有新聞指出XX大學的研究團隊登上Nature或Science雜誌,但是不要以為登上這兩個期刊的研究就要舉國歡騰,因為裡面還有區分喔。以這篇報導提及的文章為例,該文章屬於「觀點文章」(perspectives)並非「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許多不同領域的國際期刊都會有不同文章的類型區分,以Science為例,「研究論文」才是一個完整學術界認可的文章,「觀點文章」往往具有前瞻性,但是還需要被進一步檢驗與佐證的文章。

(2) 無中生有:這篇報導裡面有許多無中生有的科學錯誤,例如「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恐龍不但是有羽毛的,且是彩色動物。」,錯!這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科學事實。再例如「這項研究獲得美國『科學』期刊認可發表,引起古生物學界熱議,當期期刊為了這項發現,還以有遠古血統的『麝雉』為封面」,錯!,當事人表示「這個封面只是讓我們知道,恐龍很有可能可以如同麝雉一般,全身色彩斑斕」。還有,搞半天,這位台灣研究生根本並未掛名在該篇文章中,旁邊的人到底是在幫忙high什麼?

(3) 劃錯重點:這篇Science文章的內容主要是在講恐龍「羽毛」的功能,推論恐龍身上的羽毛很有可能不是為了飛行的功用而演化出來,而是基於展示或是其他原因。但是新聞報導卻把其中的一個重點劃成研究團隊利用電腦三D技術,畫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讓讀者以為Science封面上那一隻色彩繽紛的「麝雉」就是該團隊所畫的。事實上利用3D方式來建立全身披滿彩色羽毛的恐龍,那是台灣研究生指出未來希望進行的一項工作,並非文章的成果與主題。

科學疑點二:科學家為什麼要聯絡記者?


如果台灣的記者報導向來讓科學家有這麼多不放心的話,那麼當時為何會有科學家會幫忙聯繫記者報導呢?如果媒體需要一些科學新聞或是地方的新鮮事來妝點門面,那麼科學家圖的又是什麼呢?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是因為這位台灣研究生休假回國時拜訪過去的碩士指導老師,而這位老師協助牽線記者後所進行的報導。指導老師去聯繫記者報導的動機,有許多的可能性,例如為學生好、為學校好、為自己的單位好、為整體的學門領域好、為社會好,或是為自己好…都有可能。畢竟現在的科技研發與過去不同,處處需要用到經費,因此動輒要被檢視KPI、影響力、計畫成果、貢獻,科學成果有了「能見度」可以換算成許多意想不到的有形或無形好處。但是多數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卻也是又愛又恨,一方面需要媒體幫忙披露好消息,但是又怕記者斷章取義、扭曲事實,讓自己的聲譽毀於一旦。像這一次的苦主是一位正要嶄露頭角的研究新兵,如果整體事業正要起步之時,就讓學術同儕標定為臭屁、邀功、膨風、心機,傷害可想而知,也難怪他這麼生氣。對於閱讀者而言,應該要瞭解多數科學家是愛惜羽毛的,過於膨風的報導是不足以採信的。

媒體疑點一:地方記者寫的科學新聞?


如果仔細閱讀這一則新聞,你應該就要注意到文章一開始就寫著「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如果你對於新聞報導敏感的話,會發現這是一篇來自於台南地方記者所撰寫的科學新聞報導,這其實是很罕見的一種狀況。果不其然,你會發覺這一位記者報導過的主題琳瑯滿目,選舉的、體育的、教育的、采風的不一而足,簡單說,只要是該報社有關台南的,他全包了啦!一個地方記者需要負責這麼多事務,又剛好碰上這一件十分具有專業性的科學新聞題材,出包似乎也不難預期。而且這一則新聞要從地方新聞躍上頭版新聞,想見在編輯會議中也是經過一番的廝殺才能幫科學新聞爭取到這樣的空間,實屬難得。要怪還是得怪該報社,尊重一下科學新聞好不好?尊重一下地方記者好不好?要上頭版,多派個專業配稿來輔助及佐證一下好不好?

媒體疑點二:誰在追求最新、最快、最大、最棒棒的「世界第一」?


這一篇報導的內容讓解剖員誤以為這個團隊是全世界第一個發現恐龍是彩色的,裡面還提到「…OOO與波昂大學研究團隊並利用電腦三D技術,畫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好多個「第一」ㄟ!!以前就曾聽過跑科學新聞的資深記者提及,因為台灣的報紙向來輕忽科學新聞,所以就得硬掰一些什麼「世界第一」、「宇宙最大」的名號,才能騙過編輯,讓文章順利見報,每次聽到這種辛酸都為這些第一線的科學記者掬一把同情的眼淚。想當然,這一次的報導烏龍也是在這種迷思下被催生的結果,讓科學威而鋼再次戰勝了自信心陽痿的報社編輯。

只可惜這種一味的追求最新、最快、最大的集體無知,不僅瞎掰相關的科學事實,更容易壓縮了國內「正常科學記者」的寫稿空間。有一次的會議中,線上科學記者無奈地指出他們的編輯大大,既要要求他們用極為簡短的篇幅說明科學內容(500字以內),又要他們寫到連國中生也能懂(當然「世界第一」最好懂)。所以搞到後來,正規的科學新聞記者也報導得綁手綁腳,不敢挑戰深入的題材,不僅讓報紙變笨,也牽連台灣民眾變笨。科學新聞一定要用夢幻的世界第一來虛張聲勢嗎?篇幅只能500字嗎?在暗夜裡吹口哨,只能用來壯膽啦!

總評:「世界第一」要小心!


在這一個案例中,媒體浮誇的個性是需要被檢討的,尤其是把科學當作這種綜藝化元素。難怪多數正常的科學家聽到媒體就恐慌,君不見每次出現在台灣媒體上的科學家,總是同樣幾位毒物專家、化學專家、病理學家、腎臟科醫生(連連看你連得出來嗎?)。這些老面孔多數深諳與媒體的互動及進退之道,好處是方便針對一些議題立即幫助民眾監督,壞處是不會有哪一個專家可以包天包海的瞭解全部議題,所以許多來者不拒的發言不免言過其實。但是另一方面,科學家也要有一些學習,應該多具備媒體素養的知識。例如這一次的苦主就抱怨記者刊登前沒有讓他審稿,非也非也,我們不是一個言論箝制的地方,如果科學家的發言需要被審稿之後才能刊出的話,許多科技爭議就不能被監督了(中國的「穹頂之下」不就「被下架」了嗎?)。因此科學家也應該有跟媒體良好互動的素養,才能有彼此互惠的效果。所以在這個案例中,媒體與科學家都應該有更多的反省及學習,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5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黃俊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