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減肥光算卡路里 可能會愈減愈肥喔?!


案情:卡路里、血糖與減肥


解剖員最近有幾個飯局,在大吃大喝之後,照照鏡子捏捏肚子,好像又到了跟肥肚肚奮戰的時刻了(捏),正準備要斤斤計較食物熱量時,無意中逛著網路新聞,看到了幾篇相類似的新聞報導,讓我想說還是緩一緩以免白忙一場。

自由時報的報導標題開宗明義就說「減肥光算卡路里 恐會愈減愈肥」:

…減重不能只算卡路里,營養師表示,只算卡路里算不出血糖的平衡,血糖忽高、忽低對身體都是損傷,不僅容易出毛病,也容易復胖,飲食還是要均衡。如吃了讓血糖易上升的碳水化合物後,最好再搭配油脂及蛋白質,以平衡血糖上升的速度,才能長期瘦得健康。營養師賴宇凡表示,血糖不是只有糖尿病患才需要注意的事,尤其現代人的飲食糖份含量高,加上加工食品隨處可得,經常讓人的血糖震盪而不自知。

嘖嘖,原來減肥不能只算卡路里,不然可能會愈減愈肥(抖)!而且另一篇中央社的報導「血糖均衡不易胖 先別管卡路里」也講同樣的事ㄟ:

「擁有美國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認證的賴宇凡今天說,她和母親都曾經很胖,以前她天天算卡路里,怎麼吃就是胖,後來她採用血糖平衡的概念,不去管熱量,反而5年甩肉30公斤,糖尿病不藥而癒…」

哇~原來只要照顧好血糖值,不但可以有效減肥,還可以治癒糖尿病啊!這兩篇報導都引述同一名專家的說法,還有專家本人美美的照片,一方面讓解剖員覺得好賞心悅目,另一方面卻也覺得好像跟醫院碰到的營養師不太一樣。真的有這麼神奇的事嗎?還是讓我們好好地來研究研究好了(推眼鏡)。

解剖


科學疑點一:血糖震盪真的會讓人愈減愈肥嗎?


解剖員深怕減肥計畫變成做白工,愈減愈肥的結果可是令人無法消受,因此在仔細閱讀這系列報導後,發現這位營養專家主張維持血糖的平衡,可能才是控制體重的妙方,所以她用了「血糖震盪」這個名詞來說明。初看這一個詞,解剖員也像是被撞到腦震盪一樣,被這麼威猛的用詞給震懾住了,原來血糖也會震盪?!這位營養專家表示:「所謂血糖震盪就是血糖一下上升、一下下降…血糖忽高、忽低對身體都是損傷,不僅容易出毛病,也容易復胖。」這樣不穩定血糖竟然是健康的殺手?!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可是血糖震盪這詞看了就令人頭暈啊!真是如此嗎?

為了釐清相關疑點,解剖員特地請教了糖尿病專科的黃峻偉醫師,他表示,對於正常人而言,身體機制會把血糖維持在一個穩定範圍內,在其中的血糖波動都是正常的,不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度很大,因此需要進行血糖控制。解剖員這才發現自己有時肚子餓會發抖,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血糖太低呢!但黃醫師說,這其實只是一般人正常的身體反應而已,但並非對身體是有害,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它只是告訴你該吃東西囉,而且在正規的醫療用語中也沒有所謂「血糖震盪」這樣的用詞。也就是說,對於正常人而言,血糖值的起伏是很正常的狀況,「血糖震盪」根本是不存在的現象(你會說運動後的心跳加速叫做「心跳震盪」嗎?)。

黃醫師的說明對於解剖員像是醍醐灌頂,一語敲醒夢中人,如果「血糖震盪」不存在,那麼似乎就沒有「容易復胖」、「越減越肥」或者是「成功甩肉」這檔事了?而且關於報導中營養專家提出的飲食建議,黃醫師也提醒解剖員,不同營養素的攝取量必須要因人而異,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例如對於一般人來說多吃蛋白質還好,但若是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對於攝取蛋白質則要特別注意,因此可別為了減肥就誤信這些一體適用的飲食建議。

看來解剖員還是甘願點跑步減肥去吧(綁上必勝頭巾)。

科學疑點二:糖尿病可以不藥而癒?


在這系列的相關新聞中,另一個讓解剖員眼睛一亮的地方是中央社報導所提及的「5年甩肉30公斤,糖尿病不藥而癒」,因為除了減肥之外,身邊也有許多朋友深為糖尿病所苦。這位營養專家因為自身的經驗,不禁讓糖尿病患者燃起了一絲希望,只是如果血糖震盪的說法有疑問,那「不藥而癒」的說法,又是否太過武斷了呢?

解剖員查一下維基百科發現,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等,但是它真有不藥而癒的可能嗎?依照遍查到的資料顯示,目前人類還無法治癒第一型糖尿病,僅能透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控制,使大多數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過正常生活。而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也僅能將病情控制在穩定狀態,而不能聲稱治癒。

黃醫師也表示,糖尿病是經年累月的結果,不是一夕之間造成的,過去研究就歸納糖尿病的成因有八大致病機轉,每個患者因為每個機轉的嚴重程度不同,也因此有不同的疾病表現。也許患者透過飲食運動把糖尿病控制得很好,但5年、10年之後呢?就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了。所以如果用嚴謹的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當病情控制穩定時,只能說日後發病機率較低,並不能很武斷地說就是治癒。現代醫學講求的是證據為基礎的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醫生照顧患者除了現階段的處置之外,仍須考慮其未來的狀況,僅能給予患者中肯的建議,而不是給予如「終身痊癒」這般肯定的答案。

黃醫師的破解就像是暮鼓晨鐘,因為解剖員也像一般的病患一樣,只希望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來安慰自己,卻容易因此踏入過度簡化的陷阱。引以為誡!引以為誡!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營養師」與「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傻傻分不清楚?


解剖員注意到這系列報導中,不同媒體對於這位營養專家的頭銜似乎有點不同耶!自由時報的報導稱這位專家為「營養師」,而中央社的報導,則稱之為「美國NTA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咦?這兩種「師」看來都跟營養有關,但都是一樣的嗎?印象中,大學裡的「助理教授」跟「助教」可以差很多的,所以少少幾個字卻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讓我們先來瞧瞧什麼叫做「營養師」:依據台灣營養師法第1條,必須要經過國家營養師考試及格、領有證書,而報考者則需先具備學歷認證、實習期滿及格、領有畢業證書等條件。再者,依據營養師法第5條,沒有營養師證書者,不得自稱為營養師,否則可是要處罰鍰的(營養師法第27條)。(驚!)

再來看看美國NTA到底是怎樣的神秘組織呢?原來NTA(Nutri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是個美國的營養機構,學員在完成為期9個月的付費遠距課程之後,通過認證即可成為「營養治療師(NTP, Nutritional Therapy Practitioner),只是不能做診斷也不能治療疾病,僅能做出營養建議。如果是美國的營養師養成可能就要更加嚴格一點,需要由「美國營養學會」認證或是由各州政府認證,才能在美國稱為營養師。所以美國NTA比較像是私人機構,就像一般推廣教育中心的課程,付費上課後取得結業證書。

經過這些比較讓解剖員頗為不滿的是,我們的媒體到底有沒有幫我們分清楚「營養師」與「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的差別,畢竟在這兩篇報導中所牽涉的內容,除了營養的建議之外,事實上還牽涉了許多病理的說明,這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都是切身相關而且茲事體大的觀念。套句台語的俗諺「同款不同師傅」,下次下筆前可不可以將台灣各種千奇百怪的「師」搞清楚啊?!

媒體疑點二:媒體送佛上西天?


在查證的過程中,解剖員也發現台灣各家媒體的好默契:自由時報是6月4日刊登新聞,而中央社則是6月5日。經過一番抽絲剝繭後,赫然發現原來這位專家剛好就在5月20日出版了一本新書,而書的內容正是這幾篇報導的內容,若對照這位專家在個人部落格裡的節目通告行程,這明顯是一系列書籍宣傳活動下的配合報導。這些活動不是不行,只是它已經被簡化成是許多廉價醫療新聞報導的常態。

解剖員只是爬一下文,就赫然發現有許多正牌醫師曾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健康言論發出過怒吼,例如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腎臟科劉文勝醫師,就撰寫「血的90%是水?不要被偽專家給騙了!請聽專業醫師正解」一文,澄清血液中水的比例不是90%,提醒大家不要被這位偽專家給騙了,並請大家相信專業醫師,別再相信沒來由的傳說了!解剖員所訪談的黃醫師,他也對於現今偽專家言論充斥感嘆:這種人的文章往往廣為流傳,粉絲團還有萬人按讚,而真正嚴謹的研究和理論,民眾卻不相信(嘆氣)。

或許自然醫學有它存在的一套哲學及說法,但是在專業醫師的眼中,這一系列的健康言論都存在許多明顯的錯誤或是值得商榷的空間。對於解剖員來說,最不解的是我們的媒體雖然是因為業務配合而為人作嫁,但是送佛有必要就這樣送上西天嗎?請多一點點專業查證,多一點點正反併陳,好嗎?

解剖總結:太光鮮的專家要小心!


媒體上許多名人專家總是用輕鬆寫意、淺白易懂的肯定口吻告訴民眾專業的健康觀念、營養新知,的確易使人接受。但在此同時,一般民眾也很難去辨別其中的真偽,解剖員奉勸大家,就像買菜一樣,健康資訊同樣需要貨比三家。千萬不要只是用萬人瘋傳的偏方或名氣加持的「暢銷知識」就來處理自己的健康,因為太光鮮的資訊可是處處陷阱的喔!綜合以上分析,本解剖室給這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3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林瑋珊、黃俊儒 ;科學顧問:黃峻偉醫師)